作者:汪维辉 | 考源近代汉语汉语词汇史汉语方言
摘要:方言表示“睡”义,主要有“睡”和“睏”两系。本文依据文献考察“困(睏)”的历史。唐代“睡”兴起,约莫从晚唐五代起,“困”在南方开始向“睡”义转化,此后逐渐形成南北对立。“困(睏)”在明代后期的吴语文献中用法已经跟现代吴语无别。现代方言中“睡”和“困(睏)”的分布格局大概形成于宋代以后。
注:因版权方要求,不能公开全文,如需全文,请咨询杂志社
《古汉语研究》(CN:43-1145/H)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,自创刊以来,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,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。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。
《古汉语研究》作为目前学术界惟一一家专门研究古汉语的学术刊物,设有古汉语文字、音韵、词汇、训诂、语法、修辞及古籍整理等专栏,发表本领域最新科研成果,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是全国核心期刊之一。
人气 95570
影响因子 0.68
人气 49615
影响因子 0.27
人气 27852
影响因子 0.35
人气 51565
影响因子 0.92
人气 9883
影响因子 0.15
客服QQ:1545602275
客服微信:15736254017
客服电话:023-6033-8768
声明:本站持《出版物经营许可证》从事杂志订阅服务,不涉及出版事务,特此申明! 地址:武汉市东西湖区长青办事处革新大道路956号二层207号
鄂ICP备2022012193号
注:因版权方要求,不能公开全文,如需全文,请咨询杂志社